向乡村和土地致敬
【往期回读】
向乡村和土地致敬
——《竹墩史话》序
江都作协主席 李景文
作者李景文先生: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迄今在《钟山》《青春》《长城》《红岩》《山花》《小说界》《北京文学》《雨花》等著名文学刊物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及微型小说百余篇(部)。作品数十次被《中华文学选刊》《传奇传记文学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青年文摘》等选载,并被收入《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中国新文学大系》等多种权威版本,作品多次在全国及省内外获奖。已出版长篇小说《野宴》《烟花三月》,小说集《看天》《悬挂在十字街头的命运》《怀念与一个女孩有关的微笑》。
一个作家说过,村庄是一个民族的子宫。那么,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不仅是哲学家对生命和未来的叩问,也是每一个人对自身今生与来世的追问。《竹墩史话》正是以探寻的目光,对故乡的一次精神回望。
从书中我们已经知道,竹墩是一个古地名,远古时这里沧海变成桑田,无数美好的传说扇动着它轻盈的翅膀,古战场四起的硝烟似乎还没有散尽,还有古老的庙宇、街道、石碑……史载,民国初年,竹墩设镇。建国后,竹墩的行政区划几经更迭,从农场、公社、乡,到二十年前在镇乡区划调整中被边缘化成一个村……
如果将视野拓展至整个中国,如何在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保留一份历史记忆,这种书写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2012年,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在出席中国北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论坛时指出:古村落消失的速度相当惊人,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时中国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自然村减少到270万个,十年里有90万个村子消失了。竹墩从江都的最小乡镇,被边缘化成村庄,是不幸的,但是从“村落消失”这个角度看,又有幸运的一面,它不但是有着4000多人口的江都最大的自然村,而且在新农村建设中与时俱进、欣欣向荣。然而,同为原竹墩乡的高网(康庄)、七家(荒墒沟),这两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自然村落,就在2010年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中被夷为平地,并彻底从现实的版图中消失。
这也许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是当我们回望这些埋葬着我们亲人的故土时,我们心中还是有一种无法言表的隐隐的痛。正是这种急剧的变化,触痛了曾经或者仍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一群乡村干部和知识分子的神经。他们拿起手中的笔,将他们对衣胞之地、生息之地的记忆、情感都诉诸文字,它有人有物,弥漫着真实的水乡的气息。他们让所有鲜活的生命都一一复活,为的是为历史和后人保存下一段段难忘的时光,它承载着书写者对那些曾经存在的人与事的敬重,亦是几代见证者挥之不去的心灵记忆,更是一种对乡村和土地的致敬。
《竹墩史话》取材广泛,略古详今,基本做到了纵述历史,以时为经,横陈现状,以事为纬,重点记录了建国后竹墩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社会风貌,以及传奇传说、风土人情、乡间俚语、人物事迹。本书的主编花善祥先生是土生土长的竹墩人,曾经是乡里的文化教员、文化站长、团委书记。即使后来竹墩乡撤并后,他调到宗村乡、小纪区委任秘书,仍然与这片深深眷恋着的土地有着千丝万缕割不断的血脉联系。虽然许多人与事常常浮上他的心头,但是为写好这本书,他在村里的当家人冯春林、农民企业家陈天宏等支持下,和夏开宏等老教师一起,不辞辛劳,查阅档案,调查走访,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凭着一种对事业的执着守望、历史担当,增删数次,终成其稿。
为了表现竹墩的发展轨迹,他们不是空泛地,而是从人物命运和事件的起伏中,表现人情、人性和世事沧桑。特别是书中记载的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小人物,形象鲜明,文笔流畅,作者试图从一枝一叶、每一朵浪花,反映出曾经的竹墩在社会发展、经济改革浪潮下的变化,文中流淌的那种来自土地的生命的汁液,不时浸润着我们的心房。当然,如果我们苛求一点看,作为史话,本书在古代历史的陈述上,因为文字记载的缺失或者缺少文物方面的佐证而显得单簿。另外,在叙事人称、体例范式、篇幅长短等方面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斗转星移,春去秋来,时移世易,荣枯变迁,书中那个作为农场、公社、乡的竹墩,其实已经成为了历史。虽然有些当事人还健在,但是如果我们不抓紧抢救,既往的一切很快就会被时间的烟云所淹没。所以,这个“史”,我们还是要以更加宽泛的眼光来看待。当我们捧起这本书,自然就会与书中的历史碰撞,与书中人物作交流,仿佛看到一个来自乡村的少年,可能衣服不太合身,有点皱褶,甚至身上有几颗泥点,但是他是那么地健朗,面带微笑,眼睛像天空一样明亮,正健步朝我们走来。
中国曾经是一个农业大国,从我们这一代往上数上三代,可能都是农民。因此,农民、土地、粮食,可以说是我们的根本。俗话说,窥一斑而见全豹。如果说,这本《竹墩史话》加深了你对“三农”问题及乡村生活的理解和认知,哪怕只多了一点点新的感悟,我们的编著者就会感到莫大的欣慰。借史鉴今,以启未来。这是往大处、往中国梦上说了。其实,只要每个人心里都想着我们的故土,爱着我们的家园,那种山青水秀、万物明朗的时代就一定到来。